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全国知青名人柴春泽的跌宕人生 张治国
 发布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1879

来源:企业文化网

柴春泽凭一封家书一举成名,做为全国知青典型在神州大

地上曾红极一时,成为当时千百万年轻人的学习榜样和崇

偶像;他在玉田皋试产水稻成功并广泛推广,造福一

方,被誉为“玉田皋水稻创始人”;他考取赤峰电大并留

校任教,桃李满天下;后又创办柴春泽国际知青村网站联

盟,积极组织公益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尽管

人生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不幸,但他仍然用自己的执着让

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一、全国知青典型


01一封家书一成名


    柴春泽,19522月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祖籍青龙县。父亲柴文1944年参加八路军昌怀武工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武工队连长,解放后在热河省委党校毕业后调赤峰县工业总支工作,公私合营时做为公方代表到赤峰县永和煤矿接管煤矿。从小,全家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他从小学到中学,转学多达13次。母亲张瑞兰,比父亲小12岁,解放初期曾在河北省滦平县做共青团工作,后因病退职。共有弟兄姐妹5人。

    柴春泽19696月转学到赤峰六中。同年8月,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后,省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驻昭盟。当时的学校无团组织,红卫兵取代了团组织,因他积极为班级做了服务性工作,有利于“复课闹革命”,班主任让他当了代理排长,不久重新整顿红卫兵组织,他先后担任了连、营和校红卫兵团长。(当时学校学生组织是“红卫兵”,学校都以军队建制称谓,班级为“排”,年级称“连”,六中为一营,六中、三小、十五小组建为第一人民子弟学校,子弟学校设红卫兵团。)

    19705月,昭乌达盟赤峰市(县级市)红代会成立,他做为赤峰六中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被选调到市红代会任副主任。当时的红代会除组织全市红卫兵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外,有一项任务就是协助公、检、法和军管会维持市内交通秩序。

    1971年中学毕业时,盟市领导动员他响应党的号召,带头上山下乡。因为许多人说:柴春泽下乡我们就下。他应声到:“行!”随即在校园里贴出大字报,表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在学校第一个报名上山下乡,而且选择了条件比较艰苦、比较落后、交通不大方便的翁牛特旗玉田皋。

    197112月,在盟市县联合召开的欢送大会上,他代表下乡知青讲了话。

    19711222,在纪念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三周年之际,柴春泽带头和赤峰六中的60多名毕业生一起到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玉田皋大队,在这个飞沙遍野的地方安营扎寨,建起了青年点,并担任青年点负责人

    插队后,柴春泽与当地社员一起,起早贪黑地打石头、修水渠,满脑子都是革命理论,事事走在大家的前面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就吃住在山上


    1973年下半年,辽宁省开展向抚顺知青吴献忠学习的活动,动员知青扎根农村。当年8月末,昭盟团委召开全盟有线广播大会,号召全盟知青学习吴献忠,盟团委、知青办通知他做为知青代表到会发言。他在会上表了决心,提出“扎根农村奋斗60年”,在知青中引起巨大反响。回到知青点后,他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说,要他服从自己和煤炭局的意见,准备招工回城。可是干劲冲天的柴春泽却义正词严地回信拒绝。他在青年点的一次团员大会上,公开了父亲的来信和他自己的回信,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心。他没想到这一做法竟然被几个挖掘典型的人了出来197311月,旗、盟都召开知青代表会议,会议安排柴春泽做大会发言,建议他讲一下和父亲通信的事。在会上,柴春泽念了给父亲的信,引起震动。1213日,中共昭乌达盟委发出通知,号召党团干部、知青、群众向柴春泽学习。此后没几天,《昭乌达报》头版显要位置全文发表了柴春泽的信。与此同时,新华社驻本地记者也写了内参,把事情反映给了辽宁省领导和新华社。19731220日《辽宁日报以《小将的挑战》为题、197415日《人民日报以《敢于同旧观念决裂的好青年》为题,头版整版相继发表了柴春泽给他父亲的回,同时配发了编者按和评论员文章紧接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报纷纷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也全文播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着还播放了柴春泽的讲话录音,北京电视台则播放了采访他的录像……全国各省市的报纸和电台对他的书信、日记和事迹都进行了报道,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他成了闻名全国的知青典型,他的彻底决裂旧观念,扎根农村六十年的豪言壮语风靡全国从此成为千百万年轻人的学习榜样和崇拜偶像。一个学习柴春泽的热潮在全国掀起。数不清的报告会、座谈会、讲用会接踵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一万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信、慰问信、学习信象雪片一样飞到玉田皋。英国的《泰晤士报》也报道说:目前,围绕着柴春泽,正在搞一个小小的崇拜……”。


    1973624日,柴春泽入党;7月,即他给父亲的信发出不久,他担任玉田皋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0月,担任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玉田皋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419日,兼任玉田皋大队党支部书记。政治上如此迅速的升迁得力于他的那封信和他在玉田皋的群众基础。


    1973年起他先后被中共翁牛特旗委、中共昭乌达盟委、共青团辽宁省委、辽宁省知青办、国务院知青办树为知青扎根农村典型;19753月做为知青代表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组织的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赴日本举行旨在促进《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访问;19759月,参加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1975930日,收到周恩来总理的请柬,并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周年国庆招待会;还被中央定为共青团九大代表、委员。

02联名上书毛主席

    19759151019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国务院知青办确定12名知识青年代表参加会议,柴春泽做为辽宁省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国务院知青办召集这12名知青座谈,希望大家回去后都搞一个超大寨的点,邢燕子提议与会全体知青联名给毛主席、党中央写封信,表学大寨的决心12位知青代表商量决定由柴春泽和云南的朱克家一起执笔起草。1020日,该信发出1027日,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看了这封信后批示:建议全文或摘要在报纸上发表以鼓励下乡知识青年。毛主席看了信,他应发表,可惜来人太少,下次应多来些。1028《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了《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十二名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代表给毛主席党中央的一封,这封信发表后,各地报刊又都进行了转载,再次在全国产生轰动,柴春泽的名字由此更加响亮

03复信掀学习热潮

    柴春泽的名字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后,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写给他的信,这些信大都是出自下乡知识青年和中学生之手,他们纷纷对这位偶像倾吐自己的心声。1972年到1976年,柴春泽收到的信件有六、七麻袋。

    19763月,一封很有针对性的来信交给了柴春泽,写信人是武汉市洪山区和平公社农科所的张静。她在信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离我们太远”“怎样在农村扎根”等六个问题。

    柴春泽是靠写信出名的,而这封信在他看来似乎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点柴春泽看得一清二楚。柴春泽给她写了封回信,针对张静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这种回答自然是面向全国的青年,这六封信经《辽宁日报》《湖北日报》全文发表,又经《广西日报》《光明日报》等转载,在全国再次掀起一个不大不小的学习热潮。

04风口浪尖身陷囹圄

    19767月,柴春泽被锦州市知青办的人接去作报告。这个时候正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他也在报告中大讲翻案不得人心的错误言论,并和锦州的几个知青典型连续向锦州市委发难,要揪出市委的走资派

    柴春泽开始热衷于搞阶级斗争,他反复学习报纸上宣传的政策,分别给辽宁省委和中央写信,表示要与修正主义斗争到底……

    写信,曾使他一次次名扬四海,可是这次写信却给他带来了灾难197612,柴春泽进了翁牛特旗经济林场学习班,与外界隔离写交待材料。19773月,他正式被隔离审查1978429日,他被关进了翁牛特旗监狱,直到19791213,失去自由近3年的柴春泽被宣布无罪释放

05二次下乡广德公

    柴春泽出狱后又回玉田皋大队看一看。重新回到玉田皋,他不论走到哪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跟着,柴春泽再一次地感到乡亲们的纯朴和可爱,想到几年前与乡亲们一起战天斗地的情景,他忍不住哭了……决定不在城里吃闲饭,再次下乡。

    19806月,柴春泽做为最后一下乡的知识青年在知青办的安排下,来到翁牛特旗广德公社南窑砖厂青年点,在这里和没有撤离青年点的知识青年们干起了烧砖的苦活计,每天都是一身汗。不论什么样的脏活和累活,他总是抢着干,这给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他们说:还是老大哥能干啊!

    19809,也正是青年点要撤的时候,柴春泽接到通知,翁牛特旗纪检委做出平反决定恢复柴春泽同志的党籍,党龄连续计算……以及当时逮捕柴春泽同志是错误的,现给予平反”并补发狱中补助400元。

    根据知青有关政策,1980年底,他离开了广德公知青点,被招工到辽河工程局当了一名配电安装工。

二、玉田皋水稻创始人


    柴春泽当时下乡的玉田皋大队十分落后,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常出去借粮食。和知青们为乡亲们的苦日子而着急,也为玉田皋村的落后而着急。

    玉田皋的蒙语为“水边的高地”,这儿地处红山水库下游,地势低洼,有盐碱,种旱地十年九不成,老百姓穷得叮当响。柴春泽突发奇想,能不能在这里种水稻?

    1972年秋季的一天,任知青点负责人的柴春泽顶着漫天风沙跑到公社,向公社领导建议此事,但未引起时任领导的重视。

    1973年年底,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柴春泽找到新调到玉田皋公社担任党委书记的黄珍,向他汇报了重新规划玉田皋渠、林、路,平整土地并试种水田的想法,这个想法先后得到了黄珍和旗、盟、省领导的大力支持。

    19749上级号召组织大会战,此时柴春泽已担任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玉田皋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公社党委书记黄珍的支持下,1974年秋季大会战,对玉田皋大队的农田进行了方田林网规化,并特意规划了250亩稻田。 1974105日,玉田皋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正式开始,大会战进行了14天时间,除掉了旧的不合格林带,平掉旧渠,将全大队5200亩耕地,建设成方田和林网带,新开了支渠、斗渠、排碱渠,营造了防护林带。玉田皋大队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变化,方田林网的建立客观上为以后大面积改种水田打下基础。

    从玉田皋大队划出一块地搞水稻试验,初步设定了250亩,第二年(1975年)实际落实下来只有50亩。到了秋天,这50亩水稻试验成功了,这是玉田皋历史上第一块水田,老乡们做梦也不敢想,在这个穷地方竟还能吃上香甜的大米过去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服气了。

    群众的认识也提高了,可大面积种植水稻,水成了大问题。

    19754月,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刘盛田和沈阳军区参谋长杨迪在省水利局局长张久祥等人的陪同下到玉田皋检查工作,柴春泽在汇报工作时提到种水稻需要解决水的问题,提出需要在红山水库搞引水工程。刘盛田说:“没有水,可以在水库捅个窟窿。”

    有一次,柴春泽到沈阳开会,听说省水利局局长张久祥也在赤峰到沈阳的列车上,就去见他,汇报了红山水库搞引水工程的准备情况和存在的资金困难等问题,张久祥说:“这个工程,干的过。”(干的过是东北人的习惯用语,意指能干)并答应回去催催这件事。

    1976年初,经省、盟旗有关领导的努力,辽宁省特批40万元工程款,用于“白玉引水渡槽工程”。同年101日,全长200余米,7个跨拱、横跨南北可容六个量的空中引水槽工程竣工,并在第二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为了解决大面积扩种插秧水稻急需水稻技术人员问题,在盟委书记高学忱的协调下,从营口市大洼县请来水稻技术员指导当地农民种水稻。在头一年成功试种50亩水稻的基础上,扩种水稻1700亩。1977年,由于实现了直流灌渠,使玉田皋水稻种植面积猛增至7000亩。经历届班子努力推广,现已达到20000亩,年产水稻1000万斤,后来又带动全旗开发20万亩水稻,亩产由原来的不足百斤提高到超过千斤。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玉田皋旱田和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稻田,创造了奇迹水稻的种植,给当地的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变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玉田皋公社现在的乌敦套海镇山明水秀,稻浪翻滚,一派秀丽的塞北江南风光,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里生产的玉田皋牌有机大米已经通过国家认证,畅销省内外。


    直到今天,玉田皋的老百姓对柴春泽的功劳仍念念不忘,并把他誉为“玉田皋水稻创始人”。

三、电大留校任教



    1982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在赤峰市建立分,并在市内招生。电大招生的消息使柴春泽看到了新的希望。在妻子的鼓励下,柴春泽向所在单位辽河工程局领导谈了想法,很快得到了组织的支持。柴春泽马上报了名,经过二十多天的突击复习,他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5分的成绩被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走进电大教室,许多同学都知道他的名字,还选他当了副班长。三年的电大生活,柴春泽在学习上并不感到轻松,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从事公益活动,包括同学们的个人琐事都热心尽力给予帮助,每当学期开学、放假,柴春泽是最忙的,他主动担起了迎来送往的工作,工作上尽心竭力,以吃苦耐劳闻名于同学之中。因此,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三年后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

    鉴于他在校期间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他的实际生活困难情况电大校长孙可澄非常希望柴春泽到电大来工作。他对柴春泽说,这件事你不要去找,由学校来办。过了些日子,孙校长找到柴春泽说:“没想到你的事真难办,都认为你很好,但谁也不敢办,你自己找一找吧。”柴春泽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找到才吉尔乎市长,向他说明了情况。后来听说,才市长把柴春泽的事提到市委常委会上讨论研究,获得一致通过,决定由市劳动局、教育局负责办调转,市人事局负责办理转干手续。1985916日,他正式到电大上班,柴春泽的人生由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柴春泽获得新生的消息是通过他的一篇文章被过去关心他的人们所得知的。他在《红山晚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说:“我在电大获得了新生。”同年的《辽宁青年》《辽宁青年报》等先后发表大篇幅文章,介绍“今日柴春泽”和“柴春泽沉浮”的文章,为他能跌倒了再起来而感到欣慰。

    从此,他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先后负责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曾任过民族理论、革命史教学工作,担任过42班的班主任工作,由其直接培训的学生达1800多人。

    1991年,电大领导“特批”柴春泽到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教专业助教进修班进修,一年后他带回来三个“头衔”:优秀学员、“活雷锋”和“马列主义宣传员”。

    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后更名为赤峰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工作期间,1990赤峰市教育局授予记功奖。1994赤峰市人事局、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6年、200320082010年四次被评为赤峰市教育系统、赤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1998年两次被内蒙电大授予全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10月,做为优秀电大毕业生代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央电大建校30周年庆典。

    2012年他光荣退休,先后任赤峰学院离退处老干部二支部委员、八支部书记、党总支统战委员。

四、创办网站联盟

    1997年,刘立新下岗后自主创业,在丈夫的支持下成立了春泽信息服务部,以打字复印为业务这期间他们编印出版了《知青信息小报87期,不定期一次印300份,全部刊登知青信息,免费寄给全国各地的知青,这在全国是个首创。八年来,夫妻二人坚持向京、津、沪及十几个省区市的知青朋友传递相关信息。

    20045月,柴春泽在春泽信息服务部的基础上,个人出资创办了柴春泽国际网站”,面向全世界,面向所有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和关心知青的人士。他每天更新博客,写我在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与共和国传媒”等。2005年创办赤峰柴春泽联盟二号网。2006年为当年插队的玉田皋村建立玉田皋网站,网上卖大米,继续为家乡做贡献。2008年创办赤峰电大校友网。2009年受侯隽委托,接管中国知青村网。2010年创办赤峰知青网、赤峰远程教育网、赤峰社区教育网、同年协助女儿建立柴元元教学文化网。

    他的网站开通以来每年都有新进展,现已由个人网站逐步升级为网站联盟,并任国际知青村柴春泽网站联盟总裁。网站联盟现拥有网上会员20多万,并形成九网联盟协同并进态势,此外还有两个论坛,即“知青论坛”和“导学论坛”,并利用“九网两坛”的互联网优势创办网上知青大学。20113月,柴春泽联盟网被赤峰市委宣传部授予“先进网站”称号。

    过去上海、北京、天津和辽宁在赤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的要回赤峰看看,有的要回赤峰二次创业,找到柴春泽,他都积极地做联络、接待等工作。

    柴春泽曲折的人生道路,艰难的磨砺,使他获得了难得的财富。多年来,他创办网站服务社会同时,还主编、参编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大学生入学必读》《思想道德修养问答》《中国知青人生感悟录》《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中国知青口述史》《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大型画册》书和著作。

    20051月、9月两次接受凤凰卫视采访,同年9月应邀在京参加“与时俱进、再铸辉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国庆座谈会”,2006年赤峰电视台纪录赤峰栏目拍摄并播出了反映其人生经历的三集电视纪录片《风雨人生》。2009年被凤凰网评选为建国6060位标志性人物之一。

五、幸福美满家庭

    柴春泽下乡后的几年时间里,一个叫刘惠贤的姑娘走进了他的视线。

    刘惠贤也是来自赤峰市的下乡知青,还是柴春泽赤峰六中的校友,被人们称为玉田皋大队的铁姑娘。一次,柴春泽对她说:惠贤这个名字有封建痕迹。她反问柴春泽:你说叫什么名字好?那时候正在破旧立新,柴春泽就顺口说:你就叫刘立新吧。就这样,刘惠贤改了名字,两个人的感情也开始拉近。


    在柴春泽成为名人之后,父亲表面上不得不写信支持儿子“思想转变”,实际上,他还是想让儿子回到自己的身边来。在自己的矿上,他托人替儿子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政治条件好,人也漂亮,只要柴春泽同意,一结婚,他就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离开农村了。这也是当父亲的为儿子苦心寻找的“下台阶”办法。

    柴春泽当然看出了父亲的用意,他想:我必须要找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姑娘,以绝了爸爸这份心思。谁行呢?他选中了刘立新。

    他所以选中回族姑娘刘立新,除了她外表端庄外,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女子颇有些不凡之处。

    记得刚下乡不久,队上缺个放牛的人。很多人都不愿干,刘立新竟然主动请缨,就这样他当了好长时间的女牛倌。

    有一次她做阑尾炎手术,当时无麻药,刘立新竟然硬挺着做了。老乡管这个叫“有钳子”,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她沉稳大方,有修养,能团结人,最主要的是,她也早已向党组织坚决的表示:要扎根农村60年。没错,就她了!可怎么向她表达呢?

    一天,他们一起去公社开会,休息时,柴春泽把刘立新叫到一间没人的办公室,掏出父亲的来信给他看,并提出请她帮忙的想法。刘立新对他说,春泽,我是回族,只怕我们不合适,生活习惯上有矛盾。柴春泽爽快地说,这个没关系,将来我随你,保证尊重你的生活习惯。从此他们定下了终身大事。

    刘立新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被选为大队副书记,柴春泽则是公社副书记兼大队书记,两人在工作接触中感情也在加深。以后两人一起工作,一起提干,两三年来,一直处得很好。

    柴春泽被关进监狱后,刘立新心如刀绞,柴春泽有几次被带回玉田皋批斗,刘立新更是万分痛苦。后来,刘立新做为最后一个回城的老知青回到了市里,被分到辽河工程局当工人。

    又一次她听人说柴春泽已经死在狱中了,刘立新不相信,特意来到监狱探询,一听说他还活着,刘立新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那次刘立新带去了毛巾、手帕、香皂和几本书。在毛巾和手帕上用钢笔写着立新两个字。这是他们爱情生活中唯一的一个信物,直到今天,柴春泽仍然保留着它,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它的价值,这分明是颗金子般赤诚少女的心啊!

    柴春泽“出事”后,刘立新顶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硬是等了他一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

    入狱一年多后,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他得到无罪释放,前去接他的是刘立新。出狱后的柴春泽一度神情恍惚,是刘立新用她那真挚、炽热的爱情给了他以巨大的精神慰藉。最后,刘立新决定与柴春泽结婚1980324日他们正式办理了结婚手续,开始了新的生活。

    刘立新是回族,所以,结婚后,柴春泽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回民,严格遵守回族的民族习惯。

    1981720日,他们的女儿柴元元出生了。他们是一对长相平常的夫妻,可他们的女儿却非常出色,在中学时就被团中央评为“四好少年”,在大学时入了党。元元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在天津市扶轮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兼任学校工会主席。并在天津成了家,丈夫为一名警察,女儿赵雪洁目前初中在读。

    柴春泽在成为父亲之后,对自己的父亲有了新的理解。当年就有人说他六亲不认,借批评自己的父亲出名,可他的父亲却从来没有责怪过他,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在那个革命化的年代,亲情被淡化了。当他成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之后,他才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亲情,所以他积极承担起家庭责任,并享受着天伦之乐。现今,柴春泽每年都穿梭于天津和赤峰之间,一边到天津照顾女儿的家庭,一边在赤峰打理国际知青村网站联盟的相关事务,并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过着忙碌而有序的生活。

    曾经有过的辉煌,曾经有过的苦难,都化成了笑容和泪水,构成了柴春泽生命的底色。“扎根农村,争取奋斗六十年”的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初心历程,他用自己的方式耕耘了属于那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人生是多难的,但也是多彩的,并将是绚丽的。


作者张治国为赤峰市政协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

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

诗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

谊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民进赤峰市委委员、赤峰企业文

化协会会长、赤峰兰亭书画院院长、赤峰本土文化图书馆馆长、赤

峰卓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著有《追求卓越》《张治国书

法》《与卓越同行》《商韵儒风》《治国视点》《治国说》等。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